客房预订

单体酒店如何生存?

2019/9/2 8:32:25
如果要罗列2019年中国酒店业的关键词,软品牌必然不会被遗漏。以OYO为代表的软品牌无疑是今年的一大风口,首旅如家集团总经理孙坚在“2019环球旅讯峰会&数字旅游展”的演讲中谈到相关现象时称,此前资本从未这样关注过酒店行业。市场活跃固然是好事,但众多巨头加持使得软品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的同时,酒店业其实更应该静心思考“软品牌”的价值到底在哪里,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出现。
软品牌赛道内众多玩家,彼此的引擎和软肋互不相同,甚至彼此都未必认可对方的模式。可跳出来看,传统的酒店管理公司、单体酒店对“软品牌”的观点或许更有启发性。
现各大软品牌虎视眈眈的存量市场, 其中有一部分是20世纪初酒店管理公司的增量市场。主持人夏轶提到,1997年上海第一家锦江之星酒店成立,可以看作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起点。随后,经济型酒店进入跑马圈地时代。
二十多年来,传统酒店管理公司到底解决了单体酒店的什么痛点?如果它解决得足够好,那么为什么软品牌还有生存空间?
传统酒店管理公司重标准、重把控。当时经济型连锁酒店主要输出三种能力:标准的运营和盈利模式、专业的管理团队、针对经济型酒店的品质提升。
相对新生的“软品牌”,H连锁的模式定位非常简单,即以最低成本实现服务标准化的产品,其实也不是什么软品牌,我更愿意叫它轻连锁模式。
软品牌也好、轻连锁也好,这种加盟模式中最吸引单体酒店业主的一项通常是“零加盟费”的低门槛,但这意味着品牌方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。如何盈利、什么时间盈利也永远是最痛的质问。轻住有严格的单店盈利模型,会把控每个店的收入和成本,并保证合作期内酒店实现盈利。当轻住的规模足够大的时候,收入可以分摊掉中台和后台成本。
低管理费,弱管理标准,同时单体酒店自身的参差不齐的质量下,品质把控就变得很困难,尤其是在快速开店、要求规模扩张时,高效率输出标准化的能力就更为紧要。